跳到主要内容

30年代小说:沈从文

第一节 沈从文的生平与小说创作

一、沈从文的生平

沈从文(1902—1988),原名沈岳焕,湖南湘西人。笔名休芸芸、甲辰、璇若等。出生于行伍世家,小学毕业后入伍。

《创造周报》《改造》《新潮》

“我病死或淹死或到外边去饿死,有什么不同?若前些日子病死了,连许多没有看过的东西都不能见到,许多不曾到过的地方也无从走去,真无意思 。我知道见到的实在太少,应知道应见到的可太多,怎么办?我想我得进一个学校,去学些我不明白的问题,得向些新地方,去看些听些使我耳目一新的世界”。——《从文自传》

1922年离开湘西去往北京。在《晨报副刊》《现代评论》《小说月报》上发表作品。

“像你这样一个白脸长身,一无依靠的文学青年,即使将面包和泪吃,勤勤恳恳的在大学窗下住它五六年,难道你拿毕业文凭的那一天,天上就忽而会下起珍珠白米的雨来的么?你能保得住你毕业的时候,事情会来找你么?现在不要说中国全国,就是在北京的一区里头,你且去站在十字街头,看见穿长袍黑马褂或哔叽旧洋服的人,你且试对他们行一个礼,问他们一个人要一个名片来看看,我恐怕你不上半天,就可以积起一大堆的什么学士,什么博士来,你若再行一个礼,问一问他们的职业,我恐怕他们都要红红脸说,“兄弟是在这里找事情的。”他们是什么?他们都是大学毕业生吓,你能和他们一样的有钱读书么?你能和他们一样的有钱买长袍黑马褂哔叽洋服么?即使你也和他们一样的有了读书买衣服的钱,你能保得住你毕业的时候,事情会来找你么?”——郁达夫《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》

30年代小说创作实绩

30年代出版了《石子船》、《沈从文甲集》、《从文子集》、《虎雏》、《都市一妇人》、《如蕤集》、《月下小景》、《从文自传》、《八骏图》、《新与旧》、《主妇集》等短篇小说集,《一个女剧员的生活》、《阿黑小史》、《边城》等中篇小说以及《湘行散记》散文集等。

二、沈从文创作的主要内容

1、描写乡村社会下层人民的不幸和痛苦

《丈夫》丈夫忍受屈辱让妻子出外卖身的严酷现实。

《柏子》水手柏子每月花尽用性命换来的金钱去和相好的妓女会面。

《萧萧》童养媳萧萧的悲惨命运。

2、对都市绅市阶层无聊虚伪生活的揭示

《绅士的太太》刻画几个城市上层家庭的生活日常生活状态。

《都市一妇人》贵妇的命运悲剧和精神悲剧。

《八骏图》作家达士先生在青岛生活期间,发现身边的七位教授都患了性压抑、性变态的病症,便在给未婚妻的信中一一刻画了他们的虚假处。而到了结尾,达士先生被一女人的黄色身影和海滩的字迹图画所惑,准备推迟归期。

3、歌颂生命、赞美自然的人性

《月下小景》为反抗荒谬习俗,双双服毒自尽的恋人。

《雨后》青年男女真挚热烈的感情。

《媚金·豹子·与那羊》媚金和豹子相互倾心,却因为一个误会先后自杀。

三、代表作《边城》

1、主题

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‘人生的形式’,一种‘优美,健康,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’。我主要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,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,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,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,为人类‘爱’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。——沈从文

  • 优美:山水之美;人性之美
  • 健康
  • 勇敢:无阶级划分;男女恋爱自由

2、人物形象

  • 翠翠:泸溪县绒线铺的女孩“明慧温柔的品性”;青岛崂山的女孩“取得生活的必然”;张兆和“取得性格上的素朴式样”。
  • 老船工:善良、朴实、沉重的命运感。

3、《边城》的艺术特色

  • 人物形象上,翠翠、祖父等形象所提供的湘西人生样式。
  • 小说结构上,悲剧的明线与暗线的配合、边城风俗与翠翠爱情故事的穿插。
  • 文化意味上,田园牧歌的情味之后,隐藏着作者深深的悲剧感。

第二节 沈从文的散文创作

《烛虚》《云南看云集》等

《水云——我怎么创造故事,故事怎么创造我》《绿魇》

《从文自传》《湘行散记》《湘西》

1、将湘西的人生方式,通过景物印象与人事哀乐一一诉说,比小说更加集中。

2、比小说有更直接的历史感受,因此有更多的感慨和议论。

3、变动和恒常。